圖為市民正在超市選購湯圓。
圖為超市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制作元宵。
圖為市民正在花圃挑選花卉。
□記者王旭妹、張曼
“出了元宵節,才算過完年”。元宵節將至,節日氛圍濃厚,花式湯圓、花燈等商品俏銷。
元宵節又稱上元節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,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,市民都會通過多種方式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。吃湯圓、點花燈、猜燈謎,一碗元宵一團圓,一盞花燈一場喜,這是人們在新的一年最好的期盼和祝福。
元宵佳節,我市各大超市、商場備足貨源,“米袋子”“菜籃子”“果盤子”貨源穩定、供應充足,價格平穩可控,節日市場呈現一派紅火景象。
吃湯圓
象征家庭團團圓圓
記者先后走訪我市部分超市,元宵佳節的氣氛日漸濃厚。包裝精美、各色口味的湯圓映入眼簾,商品專柜中的湯圓種類豐富,前來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。前來購物的市民孫志娟說:“湯圓的種類五花八門,根據家人的口味,我都買了一些,一家人吃湯圓團團圓圓。”
在定州信譽樓超市,記者看到,元宵節的氣氛濃厚,湯圓占據了冷凍區的“半柜江山”,有袋裝的、有散裝的,不同口味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置在顯眼的冷凍柜內,還有喜慶的展牌指引顧客前去購買。
黑芝麻、花生、五仁等經典口味湯圓仍是消費者首選,新品大黃米湯圓、炫彩湯圓、水果口味的湯圓等也因口味獨特,備受年輕人和孩子們的青睞。
“這次我們增加了湯圓新品,比如彩玉八寶玉湯圓,里面的餡料包含八種不同種類的堅果,種類相比之前更多了,新奇口味也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。節日期間,我們加大服務力度,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、健康的購物環境,讓廣大群眾歡度元宵佳節。”超市供貨商理貨員董巧娟說。
在超市的現場制作元宵售賣區,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。工作人員一邊在“滾元宵”的機器前忙著制作,一邊售賣。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說:“制作過程很簡單,把提前準備好的餡兒粘上水,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,倒上江米粉篩起來,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,江米粉沾到餡料表面就形成了元宵。”購買元宵的市民楊靜說,現場看到了元宵的制作過程,吃起來也更放心。
除了湯圓熱銷以外,我市商超、市場內各類新鮮果蔬、肉、禽、蛋等消費品貨源充足,各類商品價格平穩,浮動不大,呈現出購銷兩旺的紅火景象。家住通達小區的居民王素英說:“蔬菜水果和肉類價格不算太高,購買了很多食材,回去和家人過個團團圓圓的元宵節。”
選花燈
寄托節日美好祝愿
記者了解到,元宵節將至,花燈等飾品也俏銷市場。記者在崇文街看到,商鋪門前各大紙箱里裝滿了各種花燈,門前懸掛展示的塑料花燈主要以卡通兔的圖案為主,芭比娃娃、小豬佩奇、汽車、飛機等造型新穎、用料環保,深受小朋友的喜愛,不時有經過的市民駐足挑選。
“這種紅色的塑料花燈20元一對,名字分別是‘五福臨門’和‘新春快樂’。它旁邊這種普通大小的10元一對,拎出門,回頭率特別高。”在崇文街一家玩具零售店內,營業員正在向前來購買花燈的市民張陽介紹。
張陽告訴記者,小時候過元宵節,必定會點上一盞奶奶做的面燈出門找小伙伴玩耍,自己往往等不到燈芯燃盡,就迫不及待把面燈吃掉。如今奶奶年紀大了,元宵節也不再做面燈了,自己就會挑上幾盞漂亮的花燈掛在家里,既是裝飾品,又能讓人感受到喜悅和安詳,是一種對兒時的回憶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一位攤主告訴記者,消費者的文化認同感、自信感越發強烈,對于傳統文化的保護及傳承也越來越重視,因此花燈這類富有強烈節日氣息的商品銷量大增。
逛花市
添彩增香成時尚
記者來到東關麗繡園花卉種植基地,一股清香撲面而來,溫室大棚里一派生機勃勃、爭奇斗艷的景象,眾多市民置身在花叢中選購心儀的綠植和花卉。商家一邊招呼顧客,一邊為綠植和花卉澆水,忙得不亦樂乎。
“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更加注重精神享受,養些花花草草在家里,心情都會變得愉悅。元宵節就要到了,我想提前買些顏色鮮艷的花卉把家里裝扮一番,買了幾盆長壽花和紅掌。”市民楊海清笑著說。
記者了解到,從年初開始,花卉市場上的蝴蝶蘭、杜鵑、仙客來、紅掌、鐵皮石斛、花開富貴、一帆風順、君子蘭等花卉一直比較熱銷,這些品種的花卉形態好、寓意吉祥,不僅能夠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,擺放在家中還能起到凈化空氣、點綴居室的作用。
“從春節前后到元宵節前后,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,銷量都較平時高出許多?,F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環保意識增強了,購買綠植和花卉,逛花市、賞花購花逐漸成為節日消費的一種新時尚。”花卉基地老板王麗英對記者說。